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于2009年获得环境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现拥有教授26人,副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69人,其中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其他国家重大人才计划1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讲授和青年学者)5人,“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并建有一支“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饮用水安全保障团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依托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围绕国家社会重大需求,瞄准科学前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形成了水污染控制、环境毒理与健康、放射性核素与重金属污染控制和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效应四个特色鲜明、稳定的研究方向。
学科建设有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人才创新培养平台。
学科在研项目97项(国家级项目26项,省部级项目23项,市厅级项目4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10项、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17项面上项目、2项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省级重点)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以及市厅级项目48项。纵横向项目合计总经费超1亿元,年发表SCI论文数近300篇。形成与广州市环境监测站、广州市环境技术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和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等单位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机制,为解决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和生态重大环境问题培养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截至2022年12月,在读硕士研究生292人,上海软科排名全国第32名,位列全国前16%。
学科实验室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仪器设备先进,拥有高精度等离子体质谱仪、离子色谱仪、超低本底液闪仪等大型科研仪器,总价值1亿元,具备承担重大、重点研究项目的能力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硬件条件。
本学科2023年拟计划调剂学术硕士研究生12人左右、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数45人左右(调剂人数以最后确认录取人数为准)。环境学院和大湾区环境研究院各占50%,填报系统时请备注所要调剂的院系。
附件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介绍
附件2:大湾区环境研究院研究团队介绍
附件3: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说明
招生单位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大学大湾区环境研究院
联系人:罗老师 李老师
招生单位咨询电话:020-39366946、020-39386084
附件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介绍
(一)有害元素环境生物地球化学与污染修复研究团队
由肖唐付教授领衔的广州大学环境生物地球化学与污染修复研究团队,依托于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科学重点学科群,以有害元素污染过程规律、环境效应和污染生态恢复为研究目标。从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出发,综合研究天然和人为过程释放的有害元素在地表各圈层之间的分布、迁移和转化规律,在学术带头人肖唐付教授的带领下,逐步形成了以重金属地球化学行为、污染过程与防控机制以及场地修复等三个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矿山环境重金属污染过程机制及修复;(2)地质高背景区有害元素富集机制及环境影响效应;(3)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响应机制及生态修复;(4)微生物驱动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效应等。团队现有成员11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6名,团队成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70%人员具有出国留学工作经历,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日本静冈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等3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在PNA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 Applied Microbiology Biotechnology,Ecologic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toremediation和Applied Geochemistry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3部。团队成员在“贵州省独山东峰锑矿区锑污染修复治理”、“有色金属矿山废弃物堆场生态修复”、 “硫化物矿山废渣和酸性废水生态修复治理”、“广东省大宝山金属矿山治理及生态恢复”、“废弃金属矿山土地综合治理与植被恢复技术引进”等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经验和治理技术体系。
目前承担在研国家基金项目10项:(1)地质高背景区铊的表生富集机理与环境影响效应研究(重点项目,41830753);(2)喀斯特地区重金属污染过程与防控机制研究(国家基金委-贵州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课题,U1612442);(3)典型富铊风化壳中铊同位素风化研究(面上项目,41673138)(4)水稻水通道蛋白OSNIP1-2解铝毒的机理研究(面上项目,41877423);(5)珠江三角洲地下水系统砷富集机制:溶解性有机质的制约(面上项目,41977286);(6)根际微生物促进锑尾矿中植物生长的作用机制(青年项目,4180070792);(7)天然铁硫酸盐次生矿物晶相结构耦合锑环境行为机制研究(青年项目,41907317);(8)嗜酸铁硫氧化微生物与硫化物界面相互作用力及其作用机理研究(青年项目,41903068);(9)粤北佛冈花岗岩地质背景区土壤铊富集机理与环境效应研究(青年项目,41903022);(10)生物炭灰分在Cr(VI)还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青年项目,41907119)等。
详情可见:http://environ.gzhu.edu.cn/info/1129/2521.htm
(二)环境生物技术与资源化研究团队
环境生物技术与资源化研究团队以电化学和环境生物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有机固体废弃和废水资源化与回用过程中。污染物在固、液、气三相间的迁移转化规律,实现固体废弃物及废水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围绕着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能源化技术、废水生物处理和废气检测与资源化三个研究方向,探索生物技术和电化学技术主导的手段和方法,减小或修复固、液、气三相污染对生物体及其生存环境的危害,强调理论、技术、应用的紧密结合,创造具有科学突破和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环境生物技术与资源化研究团队现有成员9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2名,团队成员大部分具有博士学位,90%人员具有出国留学工作经历,研究团队一直保持着活跃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荷兰、澳大利亚和瑞典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目前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近1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Applied Microbiology Biotechnology,Ecologic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和Applied Energy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出版专著2部。
(三)水-土环境过程模拟与污染控制研究团队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所在珠江流域上中游生态敏感区和下游大都市区水土资源与环境问题,开展多尺度水土环境过程机制、数学模拟与环境修复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流域水循环与水文-生态过程、典型污染物环境地球化学行为与过程模拟、土壤-地下水-水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团队成员主要有罗定贵(教授)、张发根(副教授)、李笛(副教授)、韦乐章(讲师)、刘煜(讲师)、黄雪夏(讲师)等,团队长期与瑞典、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美国等国外同行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目前主持或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30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获国家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4项,出版专著2部。
(四)海洋全球变化生物学团队
海洋全球变化生物学团队学术带头人为夏建荣教授,该团队依托于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科学重点学科群,聚焦于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双重作用下,海洋生物(微藻,大藻,沉水植物,双壳类)的生理生态响应,以及海洋生物在碳捕获、富营养化修复等方面的应用。目前该团队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海洋硅藻的高效固碳机制研究;(2)海洋微藻和大藻对海洋酸化、升温及富营养化等全球变化相关因子的生理生态响应;(3) 海藻环境功能材料的研制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4)沉水植物,双壳类在生态修复方面的应用。团队现有成员3人,教授,副教授,讲师各1人。目前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类项目各类项目多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Plant Physiology, Evolution, Global Ecology and Biography, Biogeosciences, 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
目前在研的课题有:(1) 海藻硅藻高效固碳的酶促协同机制(面上项目,41376156);(2) 典型硅藻脂肪酸合成对长期海洋酸化和升温的演化策略研究(青年项目,41806141);(3) 粤港澳大湾区典型浮游植物对多重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广东省教育厅项目,2018KTSCX173)等。
详情可见:http://environ.gzhu.edu.cn/info/1129/2900.htm
附件2:大湾区环境研究院研究团队介绍
(一)界面微观过程与水净化研究所(国家杰青胡春教授团队)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高被引学者胡春教授领衔的界面微观过程与水净化研究团队,依托于广州大学大湾区环境研究院和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点围绕饮用水深度净化、供水管网水质风险控制、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开展研究。现有研究方向:(1)多相催化高级氧化水处理技术原理与应用,主要包括芬顿催化、光催化、过硫酸盐催化和催化臭氧化;(2)基于界面电子转移强化的化学与微生物耦合饮用水净化与安全输配技术原理与应用;(3)基于纳米材料结构性能调控的废水净化与资源化技术原理与应用。
团队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高水平科研队伍,目前总人数60余人(含学生),其中核心骨干成员10位,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胡春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吕来教授,广州大学百人计划青年杰出人才赵玉宝教授、张鹏教授、高耀文副教授、邢学辞副教授、陈志鸿副教授、刘志泉副教授、王铸副教授、李凡副教授。研究所有科研支撑人员2位,在读硕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研究生6名。研究所具备完善的科研条件,已到位的高质量科研仪器和设备包括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分光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离子色谱仪以及总有机碳分析仪等。
团队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青项目、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珠江人才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等8000多万科研经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环境领域国际顶尖期刊连续发表关键学术论文。相关技术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并与相关企业签订横向项目。
界面微观过程与水净化研究团队真诚地欢迎优秀学者和学子加盟!期待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真诚合作!全所师生员工将秉承务实创新开放包容的科学理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开展与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应用性研究,致力于环境领域拔尖科技人才培养和学生成长成才培养。
详情可见:http://environ.gzhu.edu.cn/info/1129/2517.htm
(二)环境与健康研究团队(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闫兵教授团队)
广州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团队依托于广州大学大湾区环境研究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区域水环境安全与水生态保护学科群,于2017年年底成立。团队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组成。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是水体与大气中的新型与常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纳米及微米污染物、以及其复合污染物的毒性效应机制及水和大气的安全评价。研究领域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下方面:(1)基于人类细胞组合模拟胃肠道、呼吸道暴露的污染物体外生物效应研究;(2)基于细胞和其他污染物效应的大数据,开展构效关系计算模拟和污染物生物活性的预测与实验验证研究,并研发水和大气安全性的评价和控制方法;(3)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纳米及微米污染物、以及其复合污染物在动物体内的效应及毒性机制,例如水生生物(如斑马鱼等)和哺乳动物以及其他动物或生物模型;(4)以上污染物以及复合污染物对正常及多种易感群体小鼠模型的生物效应及其毒性机制;(5)纳米材料合成与修饰,以控制其生物活性,催化活性以及其对多种污染物的响应和检测;(6)开展系统生物学与系统毒理学研究,运用多种组学和系统研究方法阐明具体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7)类金属元素砷对海洋生物的毒理效应及其机制解析。
闫兵教授:1986 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学习,师从著名生物有机化学家 koji naknish 教授,并于1990年获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3年先后师从英国剑桥大学/生理学研究所著名教授peter a. mcnaughton 和美国休斯顿德克萨斯微生物和分子基因所世界著名教授 john l. spudich 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 年至 2004 年期间先后就职于制药公司novartis、dpi和bristol-myers squibb。2005年起为山东大学长江学者,2017年为广州大学引进领军人才。目前担任ecotoxicology & environmental safety等多个国际期刊的主编,副主编职务,2005年起受聘担任美国化学会j. combi. chem.的副主编。闫兵教授撰写或编辑英文专著11部,在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 proc. natl. acad. sci. u.s.a.、chem. rev.、chem. soc. rev.、j. am. chem. soc.、angew. chem.、curr. opin. chem. biol.、acc. chem. res.、nano letters和acs nano 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220篇,发表论文被引用5500多次,h-index 41。
详情可见:http://environ.gzhu.edu.cn/info/1129/2518.htm
(三)环境大分子材料研究团队(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王平山教授团队)
环境大分子材料研究团队由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王平山教授领衔,现有包括广东省青年拔尖人才、珠江科技新星在内的科研人员14位,其中教授2位,副教授5位,讲师4位,博士后2位,科研支撑人员1位。近年来,本研究所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在三联吡啶金属配位自组装领域取得了突破,逐步建立和发展了多三联吡啶配体合成、配合物纯化分离、超分子结构分析测试平台。已经在相关研究领域,如金属有机配体的设计与合成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成立近5年来,团队成员以广州大学为单位在SCI期刊上已经发表论文50 余篇,包括:NSC子刊Nat. Chem.、Chem;学科顶级期刊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Appl. Catal. B: Environ.、Water Res.等。研究课题“巨型二维蜂窝网格超分子结构”被评选为2020年度七大最具特色的“年度分子”之一,也是广州大学首次在Nature大子刊Nat. Chem.(IF:24.427)发表论文;研究课题“迄今最大的不规则超分子笼-反式立方八面体”获得Cell大子刊Chem(IF:22.804)的高度评价。10余篇发表在如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权威期刊的文章评选为封面论文或Hot paper,13篇论文入选 ESI- Highly Cited Papers。团队科学研究方向:
(1)超分子化学
近年来,高影响力期刊(Science、Nat. Chem.、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连续报道了金属配位大分子构建功能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本团队应用有机分子与金属导向配位的方法研究一维和多维拓扑结构大分子的形成机理和在大分子功能材料上的应用。经过几年的研究积累,已经在该领域做出了许多国际领先的研究结果,得到了同行的引用及好评。国际很多课题组也正在采用我们原创性的方法,如:分形大分子材料的模块设计与合成、在金属有机化合物上的反应、超大分子材料的提纯技术等。
(2)金属有机高分子能源材料
应用共轭多联吡啶和金属合成对称及不对称金属有机高分子纳米能源材料,本课题组涉及到有机配体(Organo-ligands)和金属配体(Metal-ligands)
的设计,合成和组装。当子配体的组合方向被严格的角度控制时,可组合成不同型状的杂支树状及有规则的金属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在多离子静电(Multi-ionic
electrostatic)相互作用下,金属有机高分子配合物可应用于金属纳米纤维和纳米球的制备,其将在有机金属二极管和光电转化装置中有广泛的用途。
(3)高分子环保催化材料
新型矿产资源的清洁高效采选与加工,重金属的污染防治等高分子材料的开发是是国家重大的战略需求,关系着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而这些重大的研究都与配位金属有机材料有着紧密的联系。本课题组利用新型高分子配位金属聚合物对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中的重金属进行综合治理研究。通过结合行业废气和废水特征,开发新型的催化剂材料,进行工业化转化的设备研究。针对特征废气,开发新型高效应半导体纳米光热催化材料,仅使用少量新型催化剂(光热协同催化)就可以达去除废气的目的。
详情可见:http://environ.gzhu.edu.cn/info/1129/2899.htm
(四)环境微生物与水污染控制研究团队(洪义国教授团队)
由洪义国教授领衔的环境微生物与水污染控制研究团队,以粤港澳大湾区水域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生态效应及水质安全调控为研究目标,通过环境科学、地球化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深度交叉,揭示湾区水域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机制,阐明污染物的生态效应,开发污染治理的新技术方法,为净化湾区污染和保护湾区水域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为推动湾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重点聚焦珠江流域及近海水域中微生物的物种类群、代谢方式、群落形成与结构、群落代谢的生态功能以及与环境互作和演化等机制研究,通过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在细胞、群落与宏观生境三个层次上发现新物种、新途径、新机制,揭示元素循环与能量代谢新途径及其对生态与地质过程的贡献,并以此发展污水中氮磷去除的新技术方法,为保护水圈生态服务功能、控制水体污染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团队拥有一支充满学术热情的研究队伍,现有广州大学“百人计划”洪义国教授、王雨副教授和优秀青年博士叶飞和吴佳鹏。研究所有科研支撑人员1名,硕士在读研究生12名。团队成员于2021年获得“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称号。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子课题、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州市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和广州大学百人计划项目等。近期,在珠江流域和近海微生物氮循环过程取得重要进展,在微生物生态国际期刊发表关键论文。团队与国际知名院校的一流学者之间有长期合作与交流,能把握科学前沿,发展新方法和技术,开展国际前沿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欢迎优秀学者和学子加盟!
详情可见:http://environ.gzhu.edu.cn/info/1129/2520.htm
附件3: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说明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学科名
|
学术型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
学术型二级学科代码名称
|
专业学位代码
及招生领域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
|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
|
083001环境科学
|
085701 环境工程
(资源与环境硕士)
学位名称:资源与环境硕士
|
083002环境工程
|
广州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及学费标准
类别
|
研究生助学金
|
学业奖学金
(元/生·学年)
(覆盖面)
|
国家奖学金
(元/生·学年)
(覆盖面)
|
元/月
|
发放月份
|
合计(元/生·学年)
|
硕士
研究生
|
800
|
12个月
|
9600
|
一等奖学金12000;
二等奖学金8000;
三等奖学金2000
|
硕士生20000
|
详尽可见:http://yjsy.gzhu.edu.cn/info/1085/3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