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应届生,广东省内某二本,报考社会保障。英语很水,过了六级。
历经半年的考研之路终于结束。复试成绩及格,名单提交学校,待政审和体检及格后,学院将发拟录取通知。走过这段路,才知道有多艰辛和多少困难,庆幸自己走了下来,更庆幸自己遇到了这么多小伙伴。
【考试用书】
政治:
红宝书、肖秀荣1000题、1600题(其实没怎么做)
后期论坛里找了肖八、肖四……
英语:
张剑考研英语黄皮书(1986—2004)
新东方考研阅读(2005-最新的)
公共管理基础(613):
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黎民《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公共管理综合(816):
高培勇《公共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二版)》
【考研专业课】
可能算是好运吧,四本书里面,管理学原理是大三的时候学过的,公共经济学也是自己修双学位学过的东西,剩下两本完全陌生的书,又刚好圣才有电子资料卖。(我不是在做广告,但真的很好用,你们可以去试阅一下。)
我还记得我十一跟爸妈出去玩的时候,还拿着《公共政策学》在房间里看,当时对那本书还是一头雾水的,庆幸后来专业课考得还不错。
周三多《管理学》:
这本书是管理学里面非常经典的一本书,一般来说,第六篇创新是穿插在前面五章里进行的。我上课的时候第六篇是忽略过去的,不过备考的时候自己还是有看了看,涉及的也不会特别深入。
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学校的参考用书是第三版…我考前两天研友才告诉我这个真相,我一直拿着第五版的书在复习…幸好,无伤大雅。
黎民《公共管理学》:
这本书相对来说还比较基础,分清里面的概念、大小点,反正我跟着圣才走…最后结合真题再划出要背的部分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时背。
高培民《公共经济学》:
这本书其实内容还挺简单的,不过对于本科没学过经济类知识的同学可能会有点吃力,特别是里面的各种图表、又还有各种税制什么的……其实大家要这么想,你不懂,别人也不懂,你考的是管理学,不是经济学,太深的、看不懂的地方可以不深究,考察的都是比较基础的部分。尽管如此,基础概念和相关理论还是要记清楚的。
宁骚《公共政策学》: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是四本书里面最难的一本,因为其实我知道考试都不是特别懂。和前面几本书一样,认清框架、分清定义、有条理的背诵,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关于真题】
我是仔细研究了一下真题,题型什么的我就不多说了,主要想说说四本书的分值分布。
公共管理基础:
其实《公共管理学》里面也涵盖了很多《管理学》的知识点,个人建议大家可以花时间在了解《管理学》的同时抽更多的时间来背《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综合:
这两本书的分值并不是平均分配的,13、14、15三年的分值大约都是经济学80分,政策学70分的样子,所以大家好好权衡吧!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一点…广大老师很善良,一般来说,去年出过的题目今年有可能会重新再现。特别是我们15年的卷子里…公共管理基础的名词解释感觉上就是前两年出现过的好多个名词解释。
还有,分析前几年的考点分布,你也可以更好的分析哪几章是重点。切记,不要太早开始动真题,这样很可能令你自己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发生偏差,等课本了解的差不多了,再去研究真题。
可能还有更多的细节我没有发现到,就靠你们啦!
【复习计划】
因为本人是一个挺慢热的人,暑假的时候还在研究读什么专业比较好……直到九月才确定的社会保障。然后不紧不慢的买了红宝书,买了四本专业课的书,先和课本“混个脸熟”,也算是了解一下这几本书的知识框架。
然后十月份开始整理出每本书的框架以及相应的知识点,不着急真题的事…我是11月才开始摸真题的。
跨考的同学推荐上“圣才e书”买个电子版的资料,上面概括挺全的,有助于了解到到底哪些才是核心知识点……作为一个跨专业的考生,这样能最高效的掌握书本知识。我在圣才买了《公共政策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笔记和课后习题。
到了11月,四本书也整理的差不多了,对知识点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自己也知道哪些知识会比较重要,这个时候可以拿出往届真题,感受一下老师们的出题套路……然后有针对性的备考,记忆考点、培养自己相关的写作逻辑。
其实我的英语开始得挺晚的,自己底子不是特别好,也没有背单词。基本上一套真题能做个几天……大家千万别学我,早点准备英语还是好的。
政治的话,个人习惯,专业课的书是一本本复习的,政治的书也是分开来复习的,一个月大概会抽出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过一次政治……
到了12月,没啥说的,就是划出自己觉得重要的知识点,背背背。四场考试的内容都要背,这是靠记忆的时候,更是考验你耐性和心理素质的时候。
我基本上坚持了三个月的早上6点50起床,晚上12点关灯上床,再刷刷考研帮……特别是后期,会有很多人上传各类模拟题的资料,大家可以有选择性的下一点去打印来做。
总结:
9月,初读课本,了解框架;
10月,整理课本,划出知识点;
11月,研究真题,开始记忆;
12月,巩固记忆,全面冲刺;
【考研英语】
首先,考研英语和你四六级没什么太大关系。我四六级都过了,但单词基本该不懂的还是不懂。我们考研的,四六级没过的大有人在,但最后考出来的分数也就差个几分而已。
我很懒…没有跟勤奋学习的同学一样先背单词,然后认真研读黄皮书里面的句子结构什么的,英语作文也是考完政治那个中午总结的然后下午上考场直接默出来的……模拟的时候长期停留在当年国家线的水平,不过15年国家线挺低的,最后还是超出了好几分的。
言归正传,英语再差也不能放弃。我是一个不喜欢用模拟题的人,做真题才能更好的感受到出题者的出题风格和意图。黄皮书从86年的阅读开始做起,也不要管它一年是三篇还是四篇阅读,一篇阅读是四个题还是五个题,反正多做,没有错。
不要放弃任何一个部分,当然,在不断模拟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自己的做题速度和自己的优劣势,有针对性的做题。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多拿分,而不是全拿分。
其实我的英语大概就复习了40天,做了点阅读,真题也是到最后急急忙忙才全部过了一遍,也没有怎么仔细研读……一开始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是过线就好,大家千万不要学我。不过,黄皮书真的是套很经典的习题,它的解析比真题的部分值钱得多。特别是文章长难句的分析,偶尔看看,你还是会觉得自己很有收获的。
【考研政治】
前头我也说了,我是一个喜欢一本本书看的人。我给政治的时间不算特别多,别说什么文科生有老底可以吃…等你拿到红宝书,你就知道大家都是一个样的,就是看谁看得仔细背得有用。
九月份拿了红宝书草草的翻了一遍。
十月的时候,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看一章做一节1000题的单选题(其实是我懒,如果有空你们可以做多)。把前面几部分的题过完了,因为红宝书今天的变动幅度有点大,后面思修的部分我基本就没做。这也是我后来加买了1600题的原因,原本想着自己会多做题的,最后还是一个“放”字…
十一月的时候,又花了大概一周的时间,看了一遍课本,看一章做一节1000题的多选题。同样,思修的部分没做……在做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把自己混淆的、错的点在书上标识出来。其实我考完书还是挺干净的…有些同学一开始就把书画的密密麻麻的,其实到最后一看,哪里是重点自己都不知道。
十二月的时候,我意识到政治真的是完完全全在考细节,于是乎就手写把课本前四篇里面出现的时间、会议、意义、第一次什么的那些看上去很容易变成考点的地方全部记录了下来,大概写了几十页吧。不过事实证明到最后翻起来真的很好用,这个步骤大家可以提前做一下……
十二月主要就是模拟题的训练了,其实我没做什么真题,大题其实也没有怎么背……基本上是每天1、2套模拟题的选择题的速度在做,肖八肖四的选择题解析要认真看,比看书的复习效果大多了。不要介意模拟题自己对了多少错了多少,主要是看自己稳定在哪个分数段,我就是一直在35-38这个区间,反正基本没上过40。最后花了几天的时间看了田维彬的深度解析十题,内容挺多的(不过据说最后其实没考到啥)。我感觉嘛,大题,最主要就是培养你答题的那种思维…分点答,12345这样,多写,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