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生,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州大学特聘教授
1938年7月生于福建福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国家评审组专家,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美国Fundamentals of Cosmic Physics 学报编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及人事部博士后专家组成员,中科院学位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广州大学特聘教授。
在国内率先开展类星体物端棱镜巡天,发现上千个类星体候选者。结合我国条件,发展了实测手段并开展研究;首次提出并与同事一起实现了在施密特望远镜上用CCD进行多天体同时快速测光的方法,开辟了一条大样本天文研究的新途径。
周又元,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特聘教授
1938年7月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南京。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的研究,同时涉及宇宙学和宇宙大尺度结构等的研究。他是我国最早进行这类研究的学者之一,并创建了相应的研究团组。20世纪70年代对射电类星体进行光度定标,确立了射电展源类星体Hubble图,支持了类星体红移的宇宙学起源本质。其后还在类星体宇宙学红移框架下,完成对类星体奇特紅移分布的解释。80年代在国际上较早利用类星体获得100Mpc的超大尺度结构的观测证据,后被大样本星系巡天所证实。90年代研究活动星系核内部结构和辐射机制,首次得到活动星系核大蓝包形状参数方程,肯定了产生发射的机制,确认了大蓝包的辐射来自吸积盘及其冕区,得到相应的温度分布,估算了中心黑洞的质量。世纪之交发现了活动星系核X射线短时标变化规律新类型,用耀斑模型对各种类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统一解释。
樊军辉教授,学院院长、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5年12月生于湖南省临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广东省天体物理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高校天文观测和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优秀党员、广东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个人、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党员,中共广州市第八、第九、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劳动模范、广州市第八届杰出青年、广州市优秀专家、广州市模范教师、广州市教学名师,美国《天体物理学报》、美国《天文学报》、欧洲《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和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等国际一流天文学术刊物审稿人。中国科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委员,广州市科协常委,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引力与相对论分会副理事长、广东天文学会理事长、广东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天文学会会员,《天文学报》学报编委。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863计划"等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40多篇,其中150多篇被国际四大检索之一的 SCI 收录,并被国内外同行在美国的《科学》、美国的《天体物理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引用600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9)、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4)、广东省丁颖科技奖(2006,个人奖)、广州市青年科技创新奖(专业组)个人特别奖(2006,个人奖)等。所领导的天体物理研究中心在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排天文学科全国第五名,并在教育部学位中心2009年学科评估中排第七名,2012年排第五名。
解文方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1954年8月生于安徽六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广州市优秀专家,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第二层次首期培养对象。广东省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学科带头人,山西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国际刊物《Journal of Advanced Physics》(美国出版)和《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编辑,《Optics Communications》,《Physics Letters A》, 《Journal of Raman Spectroscopy》,《Eur. Phys. J. B》,《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Luminescence》,《Chemistry Physics》,《Superlattices and Microstructures》,《Phys. Status Solidi B》,《Physica B》,《Physica E》,《Phys. Scr.》,《Current Applied Physics》,《Applied Surface Science》,《Zeitschrift für Naturforschung A》,《Chinese Physics B》,《Communication in Theoretical Physics》等刊物的审稿人。
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和低维凝聚态物理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资助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或指导研究生在SCI收录的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论文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他引次数已经超过1500多篇次。
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2003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2年获广东省第九届优秀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2004年和2014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998年被授予"广州市优秀专家"称号,1999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和1999年两次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2000年被授予"广州市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2002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获"广东省劳动模范"。
郭康贤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1964年11月出生,1994年上海交通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毕业获授博士学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重点培养对象,广州市优秀专家,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及广州市重点扶持学科"凝聚态物理"的学术带头人之一,"物理电子学"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四川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固体物理与材料研究所所长。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以及广州市教育局重点研究项目共十多项;科研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两项、广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六十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四十多篇被SCI或EI所收录。
张靖仪教授:副院长、博士、硕士生导师
1963年3月出生,湖南湘阴县人,广州大学天体物理省级重点学科致密天体物理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长期从事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的研究工作。2003年以来在黑洞霍金辐射与黑洞信息疑难问题中的一系列研究,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刊物发表了与本课题有关的学术论文60 多篇。所做的工作得到国际国内同行的认同,并被国内外同行在SCI 刊物大量引用。所发表的科研学术论文被SCI文献引用1501 次。共计有5 篇第一作者论文被SCI 文献引用次数超100 次。单篇最高引用261 次。有三篇(ESI)论文引用位列全球前1%。有2 篇论文被诺贝尔奖得主F. Wilczek 引用。2014 年论文总引用数进入Elsevier(爱思维尔)发布的"2014 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项,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特别是曾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际奖"Thomson Reuters Research Fronts Award 2008", 以及中国物理学会2012 年度"最有影响论文奖"一等奖。
罗高涌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1968年 6月生,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Brunel University)电气工程与信号处理博士, 英国白金汉郡大学(Buckinghamshire New University)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讲座教授, 英国 IET/IEE 会员。
主要从事信号处理与数字通信领域的研究, 是扩频通信、卫星通信、无线移动定位跟踪、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电力线通信、物联网技术等研究领域的专家。 主持过多项由英国政府及相关企业资助的科研项目及通信产品研发, 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及会议发表了70多篇研究论文及10多项专利技术, 出版英文专著 1 部(《Wavelets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多次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并担任技术委员会委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公安部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教育厅项目评审专家等。
傅刚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物理系毕业,凝聚态物理博士,目前主要从事物理学及固体电子材料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分别在德国和法国作访问学者,参与和主持国家级、广东省以及广州市科研项目多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近年来,任广州大学重点实验室"固体物理与材料研究实验室"主任,与德国卡尔斯鲁尔应用科技大学和国内多所大学保持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开展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及薄膜的研究工作,在新型敏感元件和传感器的开发应用方面取得成果。
陈渊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200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磁性材料的非平衡态动力学和平衡态性质研究。近年来,作为主要成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项、广东省基金二项。2000年以来已发表论文有4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多篇,均被国际四大检索之一的SCI收录,并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较高的Physical Review B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并被国内外同行多次引用。2013年获广州市教育局和广州市教育基金会颁发的"广州市优秀教师"称号。
谢洪鲸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获授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低维凝聚态物理,对低维半导体结构体系的声子模和极化子效应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目前已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SCI收录32篇,单篇论文的最高他引次数达30次,单篇论文的最长引用周期达11年。曾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及广东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均为第三完成人)及广州市科技进步奖(第一完成人)。
刘翠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1964年2月生。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获授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低维凝聚态物理。近年来已发表论文近50篇,大部分发表于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并获收录于SCI和EI,其中单篇他引最高次数为80次,并被邀为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Physics Letters A 以及理论物理通讯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的审稿人。主持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州市高校科技计划项目各一项,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科技计划项目的研究工作。主编的《物理光学学习指导与题解》和《物理光学简明教程》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主持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电子工业出版社负责的教育部"多媒体互动教学资源示范平台建设"项目:" 物理光学 "子项目各一项。
王洪光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1974年出生于江苏淮安,1992-2000年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文专业学习,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2000-2003在北京大学天文学系学习,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多次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研究所、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做访问学者。曾在西澳大利亚大学短期培训。
现任天体物理中心副主任,广东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天文学会第十二届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天文联合会会员;是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第五批省级培养对象。
研究方向包括脉冲星多波段辐射理论与观测研究、脉冲星磁层动力学、脉冲星计时和引力波探测等。在脉冲星模式变换、射电辐射束模型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积极投身与天文教育和普及,近期重点推动天文信息化技术和天文研究前沿在青少年天文教育和大众科普中的应用。曾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文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和科普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作为主要参加人,曾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和广州市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
方晓惠: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光纤通信技术和光纤传感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厅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1项、香港博士后基金1项。发表论文44篇,其中SCI收录19篇论文(第一作者13篇)。美国专利一项(第二申请人)。
张江水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1972年11月出生于江西永修,主要从事天文观测研究,涉及星际介质、恒星形成、活动星系核等领域。2004年7月到2006年6月,在德国马普射电研究所访问,并完成博士期间的主要工作。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和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科技部973项目1项。截止2014年底在权威天文专业期刊发表论文45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36篇。有关水超脉泽辐射及其寄主AGN环境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同行们的积极关注,已被国际权威刊物文章引用超过60次。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2004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2010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杨汝教授, 博士,硕士生导师
1971年7月出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主要从事电力电子技术装置与系统研究,电力电子的非线性特性及其在EMI抑制和混沌检测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一项、广州市高校科技计划项目一项、校重点培育成果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作为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5篇,被国内外 SCI或EI期刊收录17篇。获发明专利一项。硕士研究生谢帆获得2013年广东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学生科研,获得2008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2015年挑战杯校赛特等奖。2002年获广州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2003年被评为广州大学优秀教师。2011年被评为广州大学优秀党员。
|